DB5305∕T 175-2024 岫紫糯1号生产技术规程(保山市)
ID: |
172C9CBE7D924AC0A20E09A898BA0F27 |
文件大小(MB): |
0.25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CCS B 21 DB5305,保山市地方标准,DB5305/T 175-2024,岫紫糯1 号生产技术规程,2024-09-10 发布2024-12-10 实施,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5/T 175—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龙陵县龙新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昌宁县斯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隆阳区瓦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康洪灿、李国生、钏兴宽、王锦艳、段浩平、张义、杨源丽、杨加平、尹正钦、,何荣满、万卫东、余正美、许红丽、余保芹,DB5305/T 175—2024,1,岫紫糯1 号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岫紫糯1 号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特征特性、育秧技术、大田栽培管理、收,获与贮藏,本文件适用于岫紫糯1 号水稻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 21015 稻谷干燥技术规范,NY/T 496 肥料合理施用准则通则,NY/T 847 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则总则,NY/T 1876 喷杆式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LS 1212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岫紫糯1 号,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142-9(紫)作母本、云粳12 号作父本,运用杂交育种技术及定向选择,育成的常规粳型紫色糯稻品种,审定编号:滇审稻2021038,3.2,有色稻米,是指带有色泽的糙米,是花青素在果皮、种皮内大量堆积,使糙米(颖果)呈现各种有色泽的稻米,常见的有红色和黑色稻米,3.3,糙米,稻谷脱去外保护皮层稻壳后的颖果,内保护皮层(果皮、种皮、珠心层)完好的稻米,4 产地环境,DB5305/T 175—2024,2,4.1 适宜区域,适宜保山市海拔1 600 m~1 850 m 区域种植,4.2 环境条件,符合NY/T 847 的规定,5 品种特征特性,5.1 主要农艺性状,株高102.0 ㎝~115.0 ㎝,穗长19.5 ㎝~24.5 ㎝,每667 ㎡有效穗20.5~25.0 万穗,成穗率,80.5%~84.0%,穗总粒数138~155 粒,穗实粒数116~125 粒,结实率81.5%~85.0%,千粒重23.8 g~,24.5 g,难落粒,全生育期166 d~180 d,5.2 稻米品质,糙米率80.5%、精米率68.0%、整精米率45.4%、粒长5.1 mm、长宽比1.9、阴糯米率0%、直链淀,粉1.1%、胶稠度100 mm、碱消值6.8、白度3 级、黑糯米,5.3 抗病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8、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 级、中抗稻瘟病,纹枯病病害级别1 级、高抗纹枯,病,白叶枯病病害级别1 级、高抗白叶枯病,稻曲病病害级别3 级、抗稻曲病,5.4 产量表现,每667 ㎡产量450.0 kg~760.0 kg,平均605.0 kg,6 育秧技术,6.1 种子质量,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 的规定,6.2 种子处理,用25%咪鲜胺乳油2 000~3 000 倍液浸种48 h~72 h,防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和稻瘟病,在温,度30℃~32℃条件下催芽露白后播种,6.3 育秧方法,旱育秧方法育秧,6.4 秧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土壤熟化程度高、土质肥沃的田块作秧田,按秧田与大,田比1﹕10~12 准备秧田,6.5 秧田整理,DB5305/T 175—2024,3,清除上茬秸秆和杂物,每667 ㎡施商品有机肥600 kg~800 kg,复合肥(15-15-15)40 kg~50 kg,然后进行机械耕整。按墒宽120 ㎝,沟宽40 ㎝,沟深15 ㎝~20 ㎝作秧墒。每667 ㎡用95%敌磺钠可,溶性粉剂0.9 kg~1.0 kg 拌细土15 kg~20 kg 均匀施于墒面,6.6 播种及覆盖,每667 ㎡大田用种1.5 kg~2.0 kg,每667 ㎡秧田播种量15 kg~20 kg。播种后用细土或基质覆,盖,厚度0.5 ㎝~1.0 ㎝,6.7 除草及覆膜,每667 ㎡用60%丁草胺乳油75 ml~100 ml 对水35 kg 喷雾进行芽前除草,然后覆盖薄膜,6.8 秧田管理,6.8.1 温度管理,播种到出苗期,以密封保温为主,温度控制在28℃~32℃。秧苗一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两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0℃~25℃,三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0℃左右,6.8.2 水份管理,揭膜后浇水一次,以后看苗浇水。当床土发白、早晚心叶叶尖不吐水或水珠变小、午间心叶卷曲时,浇水,浇水时间在早上日出以前,6.8.3 施肥,出苗揭膜后视秧田肥力高低,每667 ㎡施尿素5 kg~10 kg,移栽前7 d~10 d 施尿素8 kg~10 kg,6.8.4 病虫防治,秧苗三叶期每667 ㎡用40%稻瘟灵乳油60 g~75 g 对水30 kg 喷雾预防稻温病。虫害视发生情况,防治,选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 000~5 000 倍液或1.5%氯虫苯甲酰胺噻……
……